一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四章 商议(第1页)

景氏看着李萦小女儿娇俏可爱的模样,十四岁是该谈婚论嫁了,早些时候公孙夫人还在自己眼前打听,相为自己的三子公孙季求娶。

自己也只能含糊其辞,萦儿,她不属于郢都。

可是就算没有公孙夫人,也会有陈夫人,白夫人出现。

“还有一件事必须跟你说说,我打算亲自进一趟京师,亲自主持你大哥的婚事”

,景氏再道,“你大哥是长子,婚事要办的妥帖,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你跟我一块去。”

看着娘亲坚定的目光,李萦便知道这是既定的事实,娘亲要自己一同前往,这是为何?李萦不由得想起前一段时日翠香在门房里看到的节礼,公孙家和白家的节礼又比往年重。

景氏看李萦有些踌躇,道:“这次去京师长安,一个是为你哥哥筹备婚礼,另一个便是去京师游玩探亲。

李家的根在长安,你大伯李青还在朝廷,这些年也是多亏的大伯照应。”

当年,李青本不同意李敢和景氏的婚事,拧不过李敢才答应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景氏想起李敢当年在李青跪下的场景,还是热泪满盈。

李萦从景氏屋里出来还有些恍惚。

要去长安,为哥哥筹备婚礼,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只怕要一年半载。

真的要去长安,去见大伯李青,大哥李部,不仅是李家人,还有娘亲的亲姐姐王后景氏,以及自己一丛表哥表姐表弟们。

一想到那个小表弟刘嚣,她就感到头痛!

小时候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希望他不是个记仇的,李萦也只能这样想。

古都长安,李萦还是充满期待,毕竟她呆在郢都十来年了,还没去其它地方看看。

世界这么大,是该去看看。

******

椒房殿中的王后娘娘正在翻看库房里的物件,身旁的麻姑为她挑灯。

才翻看了一会儿,王后只觉得眼花,道:“麻姑,是不是我已经老了,从前在灯下看条律账本时,几个时辰几个时辰的,都不觉得累。

现在才看了一刻钟,就觉得这些字眼啊,在眼前跳啊跳啊,就跟跳舞似的”

说着,合上了本子。

“那个今日王后您啊,太劳累了。”

麻姑说着,便坐着王后的身旁。

她打小跟着王后,王后心情不好时,最喜欢别人与她亲近。

别人都不清楚,在王后生气时还躲得远远的,王后反而更生气。

这个小秘密,只有麻姑和湘灵知道。

现在,还有加多一个,长沙王刘嚣,王后的好儿子。

年初,王后景氏次子刘嚣被封为长沙王,赐博望苑,刘嚣是汉宣帝的第六子,年十二;骊姬田氏之子刘升册封为广陵王,刘升是宣帝长子,年二十二;骊姬田氏之子刘时册封为昌邑王,刘时是宣帝三子,年二十;夫人卫氏之子刘连册封为燕王,刘连是宣帝四子,年二十。

宣帝极喜欢六子刘嚣,为六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从其所好,博望苑在长安城南安门附近。

刘嚣年十二,未及冠,便有此殊遇。

因为刘嚣的缘故,太子刘集的日子好过多了,从前宣帝总觉得太子温顺,现宣帝册封六子刘嚣,刘嚣便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宣帝就安心多了。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宣帝欢喜了,可有些人就欢喜不起来了。

比如说,骊姬。

骊姬生宣帝长子刘升,长子一直没有册封,骊姬还感到欣喜,没有册封,便意味着有成为太子的希望。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主角叫叶凌风杨思莹

主角叫叶凌风杨思莹

狼行都市!一代兵王本想回归祖国,从此平淡生活。奈何仇家不肯,敌人不肯,兄弟更不愿!枪与玫瑰,枪口对强敌,玫瑰予佳人,王者传奇就此展开。...

蚀骨闪婚:神秘总裁的私宠

蚀骨闪婚:神秘总裁的私宠

整个城市都在看叶栗的笑话,看着她从名媛变成贫民,但所有人都没想到,叶栗转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陆太太。整个丰城都知道陆柏庭恨叶家,但没人知道,叶栗却让陆柏庭爱了一辈子。...

秦玦秦春生

秦玦秦春生

十八年前,我娘顺着黄河流浪到了九星湾,村民都把她当做傻女,将她糊里糊涂的许配给了村里的老光棍。结婚没多久我娘就生下了我,生我当天因难产而死。没有人知道我娘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她怀的到底是谁的孩子。十八年后,我为我娘开坟,在她的棺材里找到一片龙鳞舞独魂灵的其他作品...

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

娘家爹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婿一定要读好书做高官。婆家爹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儿子一定要赚大钱做富翁。相公说哥又不想做官,又不想太有钱,就...

侯门闺秀穿七零

侯门闺秀穿七零

穿越到沈家村第七天,沈瑶第一次见到贺时,他冷冷嘲讽想进城想疯了?我教你个乖,户籍政策摆在那,嫁了知青你也进不了城,算计那么多,小心赔了自己再落一场空。后来,听闻媒人进了沈家,贺时急急堵了沈瑶在草垛边我们处对象。沈瑶摇了摇头,我不嫁知青。到沈家村插队没几天,贺时半夜被小队长家的女儿摸进了房里,直接将人拎了出去好好教训了一通。不知道她心智有缺,只以为这女孩子为了进城不择手段,此后对她极看不上。后来,听闻她其实只有五六岁的心智,心生愧意,又怕她不知事,对其他男知青也这样,时时关注,处处留心,意识到时,已经一头栽进情网出不来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