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看见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里尔克(奥地利诗人),《旗帜》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文明、新文化,其特征是:一、对小的事物特别崇拜;二、地下经济,不遵守规则;三、对权威健康的不尊重……预见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美国新媒体教授),《数字化生存》
看见了哈雷彗星的少年
1986年4月11日,时隔76年之后,哈雷彗星拖着绚烂而神秘的长尾巴,准时地重新出现在地球的上空。
在那个早春之夜,世界各地无数少年仰望星空。
在中国南部的新兴海滨城市深圳,一个叫马化腾的15岁初三学生宣称他是全校第一个看见了哈雷彗星的人。
“它出现在北斗星的西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亮,肉眼不太容易找到。”
很多年后,他这样对我说。
马化腾当时是深圳中学天文兴趣小组的成员,这也是他唯一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
马同学之所以能够找到哈雷彗星,除了他对天文有特别的爱好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他有比其他同学更高级的“武器”
。
就在14岁生日的时候,他向家里索要一台准专业级、80mm口径的天文望远镜,那要花他父亲将近4个月的工资。
“他当时非要不可。
我们不肯买,太贵了,要700多元,他就写日记,说我们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他妈妈有一天翻他的书包读到了这篇日记,我俩商量了一下,还是给他买了。”
父亲马陈术日后回忆说。
在找到哈雷彗星之后,马化腾拍下了照片,还兴奋地写了一篇观测报告,投寄到北京,结果获得观测比赛的三等奖,得到了40元的奖金,这是马化腾赚到的第一笔钱。
从此之后,对天文的爱好一直被保留了下来,他告诉我,“唯一一本从中学开始就一直订阅到现在的杂志就是《天文爱好者》”
。
2004年,董事会同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便是一架精美的望远镜模型。
彗星俗称“扫把星”
,为怪异之物。
早在公元前613年,《春秋》一书就有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人类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在汉族乃至其他很多民族的预言中,哈雷彗星出现在星群的外阴之间,预示着秩序重构的时期即将到来。
马化腾这一代中国人成长在一个紧张而剧烈变动的时代。
1971年10月29日,他出生在海南岛东方市八所港,父母是八所港港务局的职员。
在户口簿的籍贯一栏,按惯例随父亲填的是“广东省潮阳县(旧称)”
。
他有一个年长4岁的姐姐。
就在马化腾出生前的一个月,1971年9月13日,林彪及其妻子叛国出逃,在蒙古坠机身亡。
这一丑闻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上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它几乎预示着一个封闭时代即将落幕。
一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两个分别代表了古老东方和新兴西方的超级大国结束了长达22年之久的敌对状态。
马化腾5岁的时候,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离开了世界;又过了两年,74岁的邓小平获得实际的领导权,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
为了吸引外资,务实的邓小平选中远离北京、有开放传统的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推荐新书早安,霸道老公!她被继母继妹陷害,又被神秘男人夺去了清白,却不知道那夜的男人到底是谁,父亲一怒之下把她扫地出门!五年后,恶魔再次出现,残忍地夺走了她的女儿,又把她的一双眼睛给了他心爱的女人!再重逢,雨桐,对不起,我爱你!他懊悔不已,她却冷漠地转身离去。...
当杀手界的尤物穿越到天启国第一弃妇的身上,重振妖名,第一要务!敢连休书都不给她,就想扫她出门?此等渣男,不虐死不算完!美太子,装萌装可怜,耍无赖带撒娇,滟滟,你我都绝美于天下,你不想看看我们生的孩子吗!哼!想老娘给你生娃,你等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我还在产房痛苦挣扎,老公却放任我等死...
天生残脉,不甘命运神秘星辰认主,太虚之体临降于身凌风修武道,踏虚空逆天改命,斩强敌几多放纵,几许情殇,一世尽张狂英雄仗剑行天下,豪情踏血染诸天。...
一个美丽的中学教师因离异离开了讲台,却不心步入了政坛,以其出色的外表引起了诸多高官的注意,并因此引出了一场又一场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集周胡子的睿智贺胡子的风趣和王胡子的勇猛于一身,这就是郑胡子。他起于微末,有大功于国,是人民的好将军。太祖语录。华北治安之恶化,实起于郑卫国。那里有郑卫国,那里就有噩耗传来。未能将他的部队的掐灭于萌芽状态,实乃北支派遣军最大的渎职。冈村宁次。记者问常先生,请问共军将领中您最痛恨谁?常凯申咬牙切齿地说郑!卫!国!记者奇道这是何故?常凯申铁色铁青,说别人都是抢,就他是骗!记者又问那您最喜欢的共军将领又是谁呢?常凯申无奈地说还是他。记者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