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完了侯仁宝的兵败,现在让我们再把视线从岭南收回并把时间退回到公元980年,因为就在侯仁宝准备发兵交州的同时宋朝举国的目光几乎都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因为辽国人再次大举入侵了。
这也就是说,宋朝在这个时间段里分别在南北两个战场上同时用兵。
这一次辽国的入侵不同于韩匡嗣和萧咄啰的十万兵马南下,辽景宗耶律贤为了这次的南征可是准备了足足有大半年之久,等到夏日过去,等到草原的骏马都膘肥体健之时他才率领大军离开上京向南开拔。
这年的深秋十月,耶律贤的亲征大军到达辽国的南京幽州
高粱河之战的胜利对耶律贤来说早就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满城和雁门关之战辽军都是大败,这两仗辽军的损失远远超出了宋朝在高粱河之战里的损失。
人生如赌场,输急了眼的耶律贤能够保持大半年的冷静才决定征伐宋朝已经是极为难能可贵了。
眼见自己手下的将领不能替他完成复仇的心愿,于是他决定亲自动手誓要给自己也是给东亚乃至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找回尊严。
对于这次南征,耶律贤不但在兵力和军事部署上做足了功课,这位仪式感无比强烈的辽国皇帝在战前还举行了极为隆重且复杂的战前祭祀典礼。
这套仪式和程序分了好几次才算走完,首先他命巫师祭祀天地神灵以及掌管战事的兵神,然后又祭祀了全军的旌旗和战鼓等军械,最后是以乱箭射死战俘(射鬼箭)作为整套仪式的结尾。
无比虔诚地搞完了这些封建迷信活动之后,耶律贤率领辽军的千军万马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漫过了宋辽的边境。
赵光义其实早就知道辽国即将南侵,辽国那边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做到掩人耳目?就在耶律贤忙着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赵光义下令莱州刺史杨重进、沂州刺史毛继美率领所部兵马驰援驻守关南的崔彦进,亳州刺史蔡玉、济州刺史陈廷山率军支援定州,单州刺史卢汉赟率军支援镇州。
多说一句,这个济州刺史陈廷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记性好的人应该记得他曾是杨业的部下,当年宋军攻伐北汉时他率领的巡逻队遇到了宋军的主力,于是在力量对比无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他选择了投降并加入了宋军。
他后来的结局更是有意思,因为跟同僚不和加之又是北汉的降将,他为此而没少在同行那里受鸟气,一番挣扎之后他写信给辽国的南部战区总司令耶律休哥,决定与其内外呼应谋夺宋朝的城池。
耶律休哥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他竟然把回信送到了宋朝霸州知州石曦的手里。
这个石曦的来头更大,他竟然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侄儿。
石曦等人得信之后一面将此事火速密奏给赵光义,一面设计将陈廷山给抓了,陈廷山最后的结局是被公开处斩并陈尸三日。
好了,陈廷山在这里突然冒出来我顺便多说了几句,从此人的遭遇上面其实也多少可以看出杨业的命运。
同样是降将,而杨业更是为宋朝立有大功且极受赵光义恩宠和信任之人,他招身边人眼红嫉妒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再将话题回到耶律贤和赵光义的身上来。
细看赵光义的战前部署其实很容易就能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他为什么不把兵力集中在一起?为何要四处设防以至于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耶律贤要来搞事情肯定不会提前通知赵光义他要在哪里开刀,整个宋朝的北方边境几乎都是一马平川,辽国人的骑兵可以随意选择攻击的地点,为了防止被辽军一打即穿,宋朝这边只能是采取多点防御的策略。
没办法,作为防守的一方在这方面注定了要吃大亏。
在整个宋辽战争的过程中宋军其实一直都在吃这方面的亏。
宋军为了实施全面防御就必然导致兵力分散,辽军则经常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一起出动,这要单挑的话,分散于各处的宋军即使能够有数万的军力也指定死得很惨。
后来为了应对这种超级尴尬的局面,宋朝在定州设立了一座超级军营,这是一个可以跟辽国的大兵团实施战略决战的庞大军团,同时各处军事要地和重要城池也配备了相应数量的守备部队,如此才让这种尴尬的局面稍微有所改善。
不过,这种部署其实仍然有漏洞。
多年以后,萧燕燕带着她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直扑澶州甚至想直接打到开封去,他们的策略就是近乎疯狂地大胆穿插,他们不但不去招惹沿途的宋军各个军寨和城池,甚至连定州大营的宋军也不去招惹,而守在各处城寨里的宋军则只能毫无办法地干瞪眼,因为辽国人是骑兵,而宋军步兵居多,人家想去哪里你根本拦不住,除非是辽国人想跟你打架,否则你根本奈何不了人家。
这就是宋朝的悲哀,这也正是为什么终北宋一朝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的原因。
如果宋朝有燕山和太行山的这两个门神,那么辽国人怎么可能一出国门就能在广阔的河北大地上撒着欢儿地策马奔腾。
俗话说顾上了脑袋没顾上腚,赵光义这个时候还看不到那么远,他只知道自己眼下只能做出这样的部署。
你辽国人只要和某个地方的宋军纠缠在了一起,那各地的宋军就可以随即赶来参战就此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甚至于赵光义本人都可以亲自上来跟辽国人打一架。
感谢上苍的眷顾,这一次耶律贤御驾亲征其本意就是想跟宋军来一场超级会战。
耶律贤对于千里跃进去掏赵光义的老窝这种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现在的兴趣就是来跟赵光义痛痛快快地打一架。
辽军此次南侵并不出乎赵光义的预料,耶律贤这次为了报仇雪恨而亲自跑到了辽国的南京幽州也不出乎赵光义的预料,但让赵光义没想到的是耶律贤这一次竟然会亲赴前线,他本以为这个从小就病恹恹的辽国皇帝只是会待在幽州城里静候战报。
...
出版已售有声已售请大家与我一起期待明德三十年的纸质化与有声化吧 ̄3ε ̄欢迎追文哦′比心应编辑要求,重开粉丝群。入群要求很简单,只要亲读过我任何一本书就可以。后期会有赠书福利。读者群QQ280814330她是明德最好的画师,能勾勒死者生前模样。她是最好的仵作,经过她手的尸体,从不遗留任何线索。她是最好的先生,疑难杂案从不放过。但凡有冤案的地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世上活人会说谎,而尸体却不会骗人。所有活人说过的谎言,她会让尸体说出真相。他是辅佐君王的贤德太子,尽一己之力招纳贤人为国效力。两人再见,一个是直属圣上管辖的司门门主,一个是奉命调查朝廷秘案的御监。她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骗我,还欲杀我,如何处治乎?他道前者收他家财罢他官职流放异地,不出几日,你且看他。至于后者我亲自送他见阎王。排雷(1)背景架空,架空,架空!(2)修订的章节字数有所删减,宝宝们不要慌,会有番外放送给大家...
李若水郑若渝冯大器王希声袁无隅金明欣等六位青年学子,在日寇偷袭南苑兵营时,与同学们一道拿起武器,奋起抵抗,从此从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历经七七事变平汉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青年们迅速成长,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前途,也有了新的思索。并且根据各自的思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是继续在前线与敌军搏杀,还是在北平城内与日本特务周旋,他们始终都没忘记自己肩头上的责任。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始终没有褪色。北平铁血锄奸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串连在一起,展示一个特殊时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未能看到到抗战胜利,便以身许国。但活着的人,却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枪。抵抗者杀不尽。关山未冷,尽是少年血。当战争结束,李若水和郑若渝这对昔日的恋人历经磨难再度重逢,他们的爱情,也与国家一样浴火重生。...
楚昀宁穿成王府弃妃,被圈禁在冷院,肚里还怀了个崽。她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谁知这瞎眼的爹听信绿茶谗言,质疑孩子的身世。楚昀宁表示,行,这孩子跟你没关系!手握银针,救死扶伤,名满天下!开商铺,造美容配方,银子赚手软!彻查当年的真相后,萧王懊悔不已,决定加倍补偿母子二人,日日来献殷勤。楚昀宁王爷,请自重!...
追逐梦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任何事都无法阻挡我成为一名漫画家,哪怕是变身也一样!!!...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有没有想象过。那漫天的星辰,就如同一颗颗不知名存在的眼睛,在那遥远的不可知之地,注视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