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启三年(1623年)五月,经过一番紧张建设的团结城算是有了大概的雏形,各个工厂也开始有条不紊的投入生产,以团结城为中心的周边屯垦村镇的管理也有了基本框架,练兵也是渐渐有了成效。
外港西侧的瞭望塔传来消息,有两艘西洋舰船和两艘大鸟船正驶入外港。
等巡航的战舰传回消息,才得知原来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派来赎回战俘的。
等一行人上了岸,雷蒙德就被一个年轻的西洋女子拉住,问东问西。
经雷蒙德介绍后萧震才知道,原来这个叫伊莎贝拉的是雷蒙德的侄女,是唯一的亲人,由于出不起赎金,打算来见自己叔叔一面算是安慰。
接着雷蒙德介绍这一群人,是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特使和海主李旦的组成的使团,来沟通去年被俘虏的相关人员的赎回和有关海贸通商问题。
让萧震意外的是李旦派出的中间人兼翻译竟然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郑芝龙,当然此时的郑芝龙才19岁,刚被李旦收为义子。
原来去年放回去的俘虏先是到了倭国的荷兰商馆,又辗转坐船到了巴达维亚,再派人回欧洲再带回信息,又到倭国请李旦做中间人,这一路才耽搁到现在,才组团到达了团结城。
总督特使何恩郑重的向萧震提交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书面文书,在郑芝龙的翻译下,荷兰人同意了萧震提出的荷兰船只停止从倭国出发到东亚海域进行劫掠的条件。
对于通商文书和限定团结城通商的条件则是要求萧震出具大明皇帝的诏书或由朝廷下令后,才能同意。
对于赎金事宜这个倒是西方惯例,倒是没有什么异议。
萧震听完这些,知道这些西方殖民者,只有在打不过的情况下才会说什么文明契约,绅士互利,只要他们看到对手虚弱或是觉得有机可乘,立马会翻脸露出獠牙开始撕咬。
自己上次在澳门的突袭算是钻了个空子,这群荷兰人肯定不服。
说白了现在谈什么都是扯淡,只有拿到赎金才是真的,以后双方肯定还得大炮下见真章。
萧震便不再纠缠所谓特使提出的这些问题,只是虚应着。
最终萧震只同意俘虏的荷兰舰队司令雷也山、舰队指挥邦特库,荷兰陆军上尉范法特等12名俘虏用赎金赎回。
由于雷蒙德自愿留下成为萧震的顾问,最终只有11人在付了总计10万荷兰盾,大概相当于一万两白银。
等了一年才得了一万两,萧震恨不能把这群人全拖出去砍了。
这要搁大清,洋人要是俘虏千余人,不得问大清要个几百万两。
说归说,萧震还是同意了赎金数额,毕竟他现在不想马上开战,好在有四艘武装商船要赎回,又有了近五万两收入。
在送使团走时让他意外的是,雷蒙德的侄女伊莎贝拉竟然要留下来。
雷蒙德解释说自己是贵族出身,在自己还在维也纳读大学时,由于家里的商船连续遭遇风暴和海盗,家族破产。
伊莎贝拉的父亲也死于海盗劫掠,伊莎贝拉的母亲后来也病故。
雷蒙德只好中断学业开始到各个殖民地找出路,一个英国人在荷兰和西班牙主导的殖民时代一直没混出来。
听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要组队到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大明,便卖掉祖宅家产,攒了两艘商船跟随,打算赚到黄金后返回英国,让已经在外租住的侄女重返祖宅,重拾昔日贵族的光彩。
结果不远万里来做了俘虏。
反正在家乡没了牵挂,而且自己在东方的大明找到了奋斗目标,索性还不如让自己的侄女跟着自己,在东方开始新的生活。
送走荷兰使团,萧震立马让造船厂加快进度,争取将船台上在造的两艘战舰尽快建成,铸炮厂尽快将城堡和堡垒所需火炮铸造完毕,形成防守火力。
对从大陈岛搬迁东番后,再次招募的屯守大陈的四千千丁口抓紧进行训练,争取形成不少于八百人的青壮护兵,由马三的侄子马平统领,保卫大陈的安全。
迁徙到东番的人员中,原来的一千长枪刀盾兵,500人换装火枪,组成陆战第三营;500人换装新配备的长柄斧枪(瑞士长戟),组建斧枪营。
斧枪是萧震在荷兰人俘虏里发现的,当看到这种中世纪以来对付铁甲骑士的常用武器时,萧震想起迟早要对上建奴骑兵。
自己现在没马,无法组织起骑兵对抗,只能选这种既能组成枪阵又能勾砍甲骑的武器,组建自己的火枪阵线防御兵力。
整编完成后萧震在东番的兵力达到五千余人,其中海军2400人,配备8艘一级战舰(500-600吨),2艘二级战舰(260吨),装配大小火炮近500门;陆战一团2000人下辖四个营,包括火枪兵组成的陆战一二三营和斧枪兵组成的斧枪营;炮营600人,装备陆战火炮6磅炮装备40门,12磅炮装备24门。
总体基本达到兵力上限,一是现在岛内不计算高山族,汉人总数除了原来岛上的万余人,加上这一年陆续迁徙过来的兵丁眷属加起来才三万多,屯垦两万余顷,当然屯垦和村镇建设还在持续增加,如果再抽调兵力,肯定影响发展。
但好在海军兵力还有富余,不少岗位都是一岗双人,预计抽调人员还能满足6艘一级战舰所需,现在主要是造船跟不上。
商船队也有所增加,除了原来的大福船。
俘虏的14艘大小商船均是远洋船型,被赎回4艘后,剩下的10艘跟原来的福船组成了商贸船队,往返倭国月港和巴达维亚,但收益除了发军饷以外,基本都投入到火器和火药生产上了。
另外抽调四艘大福船往返海峡和大陈,运载物资和愿意到东番的逃民。
原来从长崎带回的战争赔款,基本都在耗费在建城上了。
看着建成后却空荡荡的银库,萧震知道自己该创收了,不然这么下去,团结城建成的一刻就是自己的破产日。
...
出版已售有声已售请大家与我一起期待明德三十年的纸质化与有声化吧 ̄3ε ̄欢迎追文哦′比心应编辑要求,重开粉丝群。入群要求很简单,只要亲读过我任何一本书就可以。后期会有赠书福利。读者群QQ280814330她是明德最好的画师,能勾勒死者生前模样。她是最好的仵作,经过她手的尸体,从不遗留任何线索。她是最好的先生,疑难杂案从不放过。但凡有冤案的地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世上活人会说谎,而尸体却不会骗人。所有活人说过的谎言,她会让尸体说出真相。他是辅佐君王的贤德太子,尽一己之力招纳贤人为国效力。两人再见,一个是直属圣上管辖的司门门主,一个是奉命调查朝廷秘案的御监。她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骗我,还欲杀我,如何处治乎?他道前者收他家财罢他官职流放异地,不出几日,你且看他。至于后者我亲自送他见阎王。排雷(1)背景架空,架空,架空!(2)修订的章节字数有所删减,宝宝们不要慌,会有番外放送给大家...
李若水郑若渝冯大器王希声袁无隅金明欣等六位青年学子,在日寇偷袭南苑兵营时,与同学们一道拿起武器,奋起抵抗,从此从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历经七七事变平汉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青年们迅速成长,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前途,也有了新的思索。并且根据各自的思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是继续在前线与敌军搏杀,还是在北平城内与日本特务周旋,他们始终都没忘记自己肩头上的责任。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始终没有褪色。北平铁血锄奸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串连在一起,展示一个特殊时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未能看到到抗战胜利,便以身许国。但活着的人,却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枪。抵抗者杀不尽。关山未冷,尽是少年血。当战争结束,李若水和郑若渝这对昔日的恋人历经磨难再度重逢,他们的爱情,也与国家一样浴火重生。...
楚昀宁穿成王府弃妃,被圈禁在冷院,肚里还怀了个崽。她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谁知这瞎眼的爹听信绿茶谗言,质疑孩子的身世。楚昀宁表示,行,这孩子跟你没关系!手握银针,救死扶伤,名满天下!开商铺,造美容配方,银子赚手软!彻查当年的真相后,萧王懊悔不已,决定加倍补偿母子二人,日日来献殷勤。楚昀宁王爷,请自重!...
追逐梦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任何事都无法阻挡我成为一名漫画家,哪怕是变身也一样!!!...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有没有想象过。那漫天的星辰,就如同一颗颗不知名存在的眼睛,在那遥远的不可知之地,注视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