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腊月二十五,清河屯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起来,刘叔更是一大早就起了床,在生产队的院子里放上大圆桌,桌上摆好瓜子花生、糖块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各家各户也都陆续赶到,站在一起高兴地聊着天,小孩子们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
原来今天是秧歌队来家清河屯拜年的日子,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听到锣鼓家什的响声。
没一会,韩涛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叔、大婶们向大队走来了。
仪彤兴奋地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大秧歌来啦!”
一位老爷子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道:“过年好,清河屯的父老乡亲过年好,老汉在这给你们拜个早年了!”
刘叔忙迎了上去,也喊道:“过年好!”
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
等一杯茶喝完后,那个老爷子站起身,对着秧歌队一声令下:“开始!”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
秧歌队员们也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
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下来,刘叔紧忙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瓜子点,聊着天。
又过了二十分钟,队伍撤走,又杀向其他村屯。
那老爷子临走前上来领赏,最后乐乐呵呵地带走五块钱和两条大前门香烟。
以前过年叫年关,过年如过关。
但今年却不一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让乡亲们都有一种大翻身的感觉。
虽然钱赚的不多,但是大家伙都格外有劲头。
吃过午饭,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的忙活起来,一边聊着上午的秧歌队,一边发面、蒸馒头,烀肉,包冻饺子,准备对联。
其实最高兴的是小孩子,不但一人混一套新衣服,小小子还都弄了几挂小洋鞭,麻雷子、双响子也买了几个。
小丫头就更美了,红头绳、绸子花,发卡啥的一下就配齐了。
不过没一个舍不得穿戴的,都留着年三十才能装备。
但也有特殊的,仪彤今年成了一个土财主,不但韩涛给她买了新衣服,王晓娜和大辫子也一人给买了一套。
高兴的她没到大年夜就已经穿上新褂子出去臭美了,头上的俩小辫还绑着绸子花,一面是红,一面是黄,看着就喜气。
“老叔,三爷爷家开始烀肘子和猪蹄了?”
出去显摆了没一会,仪彤就跑回来了,原来是向韩涛汇报情况的。
“不用着急,一会咱家也烀。”
韩涛指了指外屋的大盆,里面装着排骨、猪蹄、还有猪肉等东西。
“老叔,刘爷爷家已经竖起灯笼杆,上面的大红灯笼可漂亮了。”
“一会我就去弄,灯笼都买好了,比刘爷爷家的还大。”
韩涛笑着打开地上的柜子,拿出一大包五彩纸:“看,老叔还买了五彩纸呦!”
“太好了,咱家的灯笼杆一定是最好看,也是最高的。”
仪彤欢欢喜喜的接过五彩纸,然后把韩涛拉到院子里。
看着远处挺立的灯笼杆,韩涛不禁想起三叔讲的故事,在东北农村,过年家家都竖起一根木杆,上面挂着大红灯笼,据说这是纪念姜子牙。
姜子牙一生建功立业、封神拜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唯独没有自己。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的过新年,只有他独自一人孤独地待在人家的灯笼杆儿底下,看着人间的欢乐。
“老叔,国威叔用罐头瓶子给铁蛋做个灯笼,里面还有老大一块蜡头,比二丫的纸灯笼好看多了,我也要那样的。”
一个逗逼的冒险旅程,有系统,不无敌,不龙傲天,在二次元世界里偶尔热血多数脱线的故事,应该不后宫(这个不敢保证)第一次写,娱乐之作,只是想写一些自己看过的经典故事。...
一朝魂穿,村里飞出一只金凤凰。出身低微怎样?粗野放肆怎样?村姑喜提至尊侯爷,一手家庭一手爱情,盖金楼买御街,耍皇帝睡妃子,什么刺激玩什么!什么前朝旧党复仇少主她不稀罕。做我的妃,许你江山为聘。你要造反不成?为你我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刚送走了自己三千个弟子成圣,宁骁准备好好养养鱼(神龙)喂喂鸡(朱雀)玩玩龟(玄武)逗逗猫(白虎),系统又给宁骁下达了第二个任务娶老婆。宁骁不行,我对待感情是很认真。系统一年以内,娶不到媳妇,死!宁骁你特么系统娶一妻,得百寿。宁骁长叹一声,终究成了为老丈人为老丈母娘为老婆忙碌的劳碌命...
她遭受奸人迫害,亲眼目睹爹娘惨死,哥哥被万箭穿心,弟弟被做成人肉包子,只为得到不为人知的秘密。...
...
生活系日常向的现代创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