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新人上轿。”
韩仁眯着眼,笑得像一只老狐狸。
可惜李小浮蒙着盖头看不到,只能牵着冯子渊的手重新走回大门口,上了花轿。
而抬轿的人不过八个,先前举丧幡的那百人大队早就撤了,冯子渊跟在花轿旁边,越走心里越没有底。
这个方向虽说是往山里去,可照日落的方位和山脉的走势,根本就是个没有什么风水的山包,即便他们今日要去的不是将军冢,大概率也不是埋韩文靳的地方。
冯子渊悄悄捏着微湿的双手,朝前方抬轿的一名轿夫搭讪道:“这位小老弟头骨清奇,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舆命啊!
明年家中必然有大喜事呀!”
抬轿的背影明显一滞,但依旧没有与他说话。
轿内的李小浮也警惕起来,连讪都不搭,这几人不一般,于是她悄悄掀了帘子打量着抬轿的八位轿夫。
各个身强力壮不说,脚下生风步履稳健,十足的练家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是早间从邵家抬轿的那八人,已经全换了。
李小浮放下帘子,大脑飞快的转着。
这伙人很有可能不是韩冀送她去合葬的,而是拉她去别处的。
可她一个要被扔进坟里活埋的人,还有什么值得绑架或者利用的价值吗?
而且邵家要是中途救她,也不可能是这种方式,至少应该跟邵珠通个气。
那只剩下一个目的,就是不希望她去配骨。
李小浮惶恐之余,更惊讶于玩掉包计的不止是她,还有韩家自己人。
但眼前的线索有限,她又推断不出今日之事究竟岔在了哪里。
冯子渊亦觉不妙,照他多年在蝼蛄山前线行军打仗的经验,这八个人身上都带着杀意。
花轿眼看就要离开大道往上山的小路去,冯子渊觉得当人烟稀少再无行人脚店之时,也就是他俩丧命之刻。
“哎哟,几位大哥能否稍停一下,与我行个方便?”
远处正好有一马队迎面走来,李小浮瞅准时机直接撤了盖头。
她掀了门帘,连脚都伸了出来,大有你不停我就往下跳的架势。
打头的没料到这女人突然作妖,一旁正好运货的马车迎头碰上,上面挂着州府运货的信牌,牵马的见是花轿,还扬着鞭子冲自掀盖头的新娘子抛了个媚眼。
抬脚的犹豫了一下,终是停了下来。
主子交代要把这女的拉到深山里,在事先挖好的那个坟里悄悄埋了,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州府的马车在这截官道上只转个弯,再往前一里就是昨日他们连夜挖好的假坑,先忍得一时,别坏了大事。
反正周围几十里也无路可去,打头的只好指着冯子渊道:“你去看着她。”
这正中李小浮下怀。
冯子渊随着李小浮走到不远处,躲在树旁,急道:“我看这伙人不是韩府原来的迎亲队伍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想到韩家有人比咱还见不得人。”
李小浮捡了三个树杈子支起这身大红婚袍,让冯子渊握稳之后,瘦小的她从衣服里面溜了出来。
婚服还是刚才的姿势和位置,从远处看没什么不同。
李小浮又缓缓将凤冠取下,平移到了婚服的领子上方,胡乱找了几个棍子插着保持它不掉。
俩人窝着的地方正好还有半截苦树桩,冯子渊赶忙将自己的外袍脱下,学着李小浮的样子挂在了树桩上,还不忘往袖子里塞了几把枯草。
冬月的寒风凛冽,吹得这两件宽袍大氅如彩旗猎猎。
远远看去就像两个女人窝在一处嚼舌根。
可等几个轿夫冲过去的时候,人早就没有了。
打头的有些慌,主子不是说那个鬼媒婆是韩家人吗?怎么胳膊肘朝外拐了?
陈潇奉师命入世修行,踏入这璀璨都市。本该去寻找未婚妻的他,却因为一场意外,成为了秦城女子高中的校医!什么?怎么治疗青春痘?简单,下课之后来医务室!啥?你脚扭了?也简单,下课之后来医务室!从此之后,陈潇的生活之中,便是充斥着美女的身影!会修仙,会透视,会治病,桃运袭身,抵挡不住!...
三年前,遭人陷害,修为尽丧,成为上门女婿,众人欺辱,亲人不屑,苏洛看尽世态炎凉。三年后,他重回巅峰,带着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修为回来了。破茧重生,一飞冲天。三年前,你不嫌弃我,护我三年,三年后,我护你一辈子。...
屡次订婚都被圣女婊妹妹搅黄,为报复,我决定招惹她的心上人。不料,竟招来两条大尾巴狼...
楚小姐,你还是处吗?我妈说女孩要洁身自好,赚的钱就应该给男人花!一场无聊的相亲宴,撞上毁三观的奇葩男,楚乔欣被顶头BOSS狠狠嘲笑了一番他是商界巨贾,风流英俊,A城80的女人都想嫁的钻石王老五,却在嘲笑了她后提议我觉得我们很合适,现在就去领证结婚!她在短暂的考虑后,眯眸浅笑我答应你!一场达成共识的契约婚姻,将两个南辕北辙的人绑在一起,他帮她脱险,为她掩护,诱她入局,将这枚棋子牢牢抓在手心,将她变成他的利器,这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谁先动心,谁就惨败!...
在中药店呆了几年,说说那些诡异中药材这些年,总有人质疑中医的真实性。楼主在中药店呆了好几年了,接下来就说说见过的诡异神奇甚至恐怖的事。你们真以为,药材就是些虫壳草根么?你们真的以为,中医就是把脉,问诊啥的就行了么?你们真的以为,中药都是给活人用的?...
穿越大唐,张诺只想安安稳稳地经营好酒馆,到时候经济改善了就买个丫鬟,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他营业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为穿越者,他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与见识,随口闲扯两句,听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聋发聩。不久后,张诺发现,自己随便说说的东西,居然就变成了大唐的治国方针...